經歷了原本被看衰到不行的2023年,明年經濟會變好嗎?根據世界銀行最新公布的2024年經濟展望,可能前景不太樂觀。
根據世銀10月1日公布的預測,東亞及亞太區明年經濟成長率預計為4.5%,比今年的5%來得低之外,也較今年4月份公布的預測下調了0.3個百分點。而在亞太區較大的經濟體中,明年經濟成長以菲律賓和越南較為亮眼,分別是5.8%和5.5%;印尼則預計成長4.9%。上述3國明年的成長都比中國預測的4.4%來得高。
這次公布的中國明年經濟成長預測,也較4月份公布時下調了0.4個百分點。「中國的狀況對整個區域都有影響,」世界銀行的報告中強調,「它成長下降1%,整體區域成長就會下降0.3個百分點。」如果東亞及亞太區扣除中國的話,2024年經濟成長預測為4.7%。
雖然明年東亞及亞太區整體經濟成長預測為4.5%,表面上看來好像並不差,但外媒解讀為這是亞太區過去50年來少見的低成長。根據《金融時報》的分析,如果檢視1975年以來的區域成長狀況,明年的4.5%,會是自1974年以來,僅次於石油危機、亞洲金融風暴和新冠疫情期間,亞太區成長最差的一年。
除了經濟成長預測之外,世界銀行也提醒亞太區經濟體的負債大幅增加。如果觀察非金融企業,東亞及亞太區企業負債較2010年大幅增加,其中又以中國、越南和泰國增加幅度最大。其中,中國的非金融企業債佔GDP比重超過160%,越南也超過100%,都比已開發經濟體平均來得更高。
另一方面,泰國、馬來西亞和中國的家戶負債自2010年以來也大幅成長,其中泰國家戶負債佔GDP比重超過80%,也超過已開發經濟體的平均;而中國的家戶負債佔GDP比重,則由2010年接近30%,成長為目前的60%,負債增加最為快速。
家戶和企業負債佔GDP比重的增加,對亞太地區經濟體的未來的發展都是沉重的負擔。世銀分析,家戶負債每增加10個百分點,消費成長就會減少0.4個百分點;同理,私部門負債佔GDP比重每增加10個百點,就會造成投資成長減少1.1個百分點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275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