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事起頭難,副業一開始每天只賺120元,連朋友都笑他。如今,他的被動收入已經來到每週36萬元。
抱怨著每天有多少時間塞在車陣中,霍格(Ryan Hogue)說,自己一年有相當於8個整天坐在車子裡動彈不得。
但生活是美好的。2016年的時候,霍格擔任網頁開發資深人員,坐在身旁的同事還是他的麻吉。他也在母校喬治梅森大學(George Mason University)擔任網頁開發兼任教授。年薪高達11萬7300美元,相當於台幣約370萬。
不過霍格說,開車往返大學教課,就是必須忍受塞車之苦。
他因此開始思考賺取被動收入,把塞車的時間拿去做更好的運用。2016年的10月,他創辦了代發貨業務,後來迅速轉型成隨需印刷公司。
以隨需印刷業務來說,霍格從2018年起開始在網路商店平台Etsy販售商品。他使用隨需印刷直銷服務Printful接收訂單,這個服務甚至可以自動幫你配送和運輸,把一切雜事都自動化。
霍格告訴紐約《太陽報》,賣家也可以選擇跨平台刊登商品,像是他就把產品也放上Walmart和eBay。
後來,他還開設了線上課程、一對一輔導服務,更當起了YouTube 網紅。
在三年時間裡,被動收入創造的財源超過了網頁開發和擔任兼任教授的薪水,於是他在2020辭去了兩份工作。根據霍格分享給CNBC的資料,2023年霍格的「日收入」約是5萬台幣(1600美元),週賺36萬台幣。
35歲的霍格將成功歸因於一個簡單的策略:把事業當成自己想要不斷破關的遊戲。
他說,每一天都試著比前一天多賺一點。一開始,他每個月賣出的產品兩隻手的手指指就數的出來,相當一天淨賺只有4美元,也就是台幣120塊。從此,他思考如何多賺一倍。
霍格說,「當時朋友還笑我,『帥唷,一天賺8塊錢』。但我想的是,我還可以多賺1倍,翻倍以後再翻倍」。
漸進式的目標讓霍格感覺自己每天都在進步,即便每天多賺的錢,也只夠多買一個麥當勞大麥克。但霍格說,每天都在自己的遊戲裡拿下小勝利,促使他不放棄,直到事業真的成為金雞母。
他建議,如果想要從零開始建立副業,算出每天所能賺取的收入,有助更好地理解投入時間的價值。
用大麥克衡量資產累積
直到今天,霍格依然「遊戲化」自己的副業。他說,雖然事業都已經自動化成為被動收入,但他只要一覺得無聊,就會自己找新的挑戰。
久而久之,心態也慢慢轉變。霍格開始嘗試新的副業,如果新的嘗試也開始帶來穩定的收入,他就再減少自己投入的時間,找尋新樂子。
他也會量化自己的成功,像是用Excel表單追蹤自己的身價,並且以大麥克作為衡量標準,計算每24小時自己可以賺幾個大麥克。在他居住的美國維吉尼亞州,每個大麥克的售價是 4.67 美元,這樣他每天大約可以吃到 343 個大麥克。
選擇大麥克的原因,其實跟許多理財專家傳授的概念類似。設定較小的目標,其實更能一步步達到財務目標,重點是每週或每個月檢視自己的帳戶,並且明白達標往往需要幾年的累積。
富國銀行理財規劃師利爾施說,一般人需要5年、10年,甚至20年才能達到自己設定的財務目標,「你要做的就是堅持,然後不斷給自己動力確保達成目標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