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2年許多投資人因認定美國降息循環啟動,覺得買進長天期公債不僅有息收,還可望賺進資本利得,在市場掀起「把債券當股票買」的風潮;如今,這些投資人被網友笑稱是「債蛙」。
對於被套牢的債娃,「鉅亨買基金」投資研究部門主管羅瑤庭建議,若想賺資本利得,不妨把資金轉往美國股市。
羅瑤庭在2024年出曾提出8項投資預測,創下命中率達9成的佳績。
今年他對全球投資展望祭出8大市場預測,包含:(1)美國原油產量升高,油價下跌、(2)美國投資回升,有助生產力提高、(3)AI滲透率提高,美股風險溢酬進一步下降、(4)經濟成長升高影響,美國長債利率居高不下、(5)美國採取關稅而非貶值方式對抗貿易逆差,美元維持強勢、(6)逆全球化持續,提高政治不確定性、(7)烏俄戰爭凍結,全球衝突程度降低、(8)歐洲面臨內憂外患,歐元跌至平價。
債蛙別再撐了?想賺資本利得,專家更推美股
其中,在第4項美國長債利率居高不下的預測,可說是點出許多債蛙心中的痛點。羅瑤庭認為,在2025年因為美國經濟成長可望升高,預估美國長天期債券殖利率區間大約將落在4.5%到5.5%的區間。
他分析指出,如果是抱持分散投資、對抗股市波動、穩領息態度持有長天期公債,並沒有什麼問題,但如果是用短期衝刺、想賺資本利得的心態買進,羅瑤庭認為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。
羅瑤庭指出,預估2025年美國經濟將由消費與投資雙軌支撐,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塵埃落定後,企業面對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降低,將開始積極規劃長期投資。此外,由於AI技術進步將促使企業增加自動化與數位轉型投資,可望帶動生產力提升。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部分,美國政府的基建計畫可望進一步帶動民間投資。
儘管有多項利多加持,2025年美股表現可望相對強勢也可說是市場都有共識,多數機構都預測今年美國經濟不會太差,未來幾年美國經濟表現應該不錯,但若現在要單筆買入美國股票基金,可能還是很多投資人不願意,因為覺得美股價位已經來到高檔區。
然而,羅瑤庭指出:「許多人認為當前美股的本益比已達歷史高點,但如果從風險溢酬角度來看,市場仍具上漲空間。」
AI帶動生產力提升 美股風險溢酬為負還有賺頭
羅瑤庭解釋,股市的貴或便宜是由本益比來衡量,本益比也可以再轉化成另外一個形式,叫做風險溢酬。「直白來講,當風險溢酬越低的時候,本益比就可以來到越高水位,股市就可以進一步上漲。」
他進一步以過往經驗來檢視目前美股風險溢酬高低指出,近期美股的風險溢酬剛跌破零、來到負值,美股上次看到負的風險溢酬是在網際網路革命時期。
「那幾年我們經歷了什麼?那個時候企業生產力急速提升,因為個人電腦大量使用、網際網路使用,企業增加了非常多對未來的投資,所以這些東西都反映在企業的生產力之上,企業獲利因此增加,當你認為未來企業獲利會比現在更多且成長速度更快的時候,就不會太在意本益比的高低。」羅瑤庭認為,若AI技術能持續提高生產力,那麼市場對美股的高估值將更具接受度,指數就可能有進一步上漲的機會。
整體而言,羅瑤庭直言全球股市受經濟成長差異影響,風險溢酬偏低,但隨著美國大選結束,政策不確定性降低,對全球股市發展樂觀看待。今年投資依舊不離美國局勢,隨著美國企業信心回升、政策透明度提高及利差正常,顯示美國經濟具韌性,美股依舊是投資市場核心首選。另一方面台股受惠 AI 滲透率提高,以及美國經濟帶動,長期成長動能不容小覷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article/category/183010/post/202502110034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