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FarmWeek》5月25日報導,從南伊利諾州小麥巡查收集的數據顯示,今年的預估單產為每英畝106英斗,連續第二年再創加權平均單產紀錄。這場由伊利諾州小麥協會(Illinois Wheat Association)組織的巡查活動,共組成四個小組,於5月20日對22個縣的89塊田地進行分蘗數和小穗數樣本採集。
伊利諾大學的小麥育種專家潔西卡·魯特科斯基(Jessica Rutkoski)表示,本次估產數據從科爾斯縣(Coles County)每英畝50英斗,到克拉克縣(Clark County)高達每英畝154英斗不等;其中有14個受測縣的產量預測超過每英畝100英斗。
魯特科斯基表示,這次的估產讓她對2025年的作物感到樂觀,但小麥仍需通過關鍵的「灌漿期」,這將影響最終產量。她表示:「去年我們遭遇了穗腐病和其他一些影響灌漿的問題,今年仍有再次爆發穗腐病的可能性,我認為最終產量可能會低於我們的預測,原因就是粒重可能下降。」
理奇蘭縣農會成員兼小麥種植者比爾·伯根納(Bill Burgener)協助檢查了埃芬漢(Effingham)和謝爾比(Shelby)兩縣的田地,他表示目前的作物看起來與過去幾季相當,並指出近期的潮濕天氣和更多降雨的預報。
展望未來,魯特科斯基指出,南伊利諾州的小麥作物目前需要一些較乾燥的天氣,但接下來氣溫偏低的預報應有利於灌漿過程。整體而言,作物的收穫時程接近平均進度。魯特科斯基指出:「根據歷史經驗,南伊利諾的收成會在6月20日左右開始,我認為今年也差不多是這個時間。」
美國農業部月報預估2025/26年度美國小麥單產將較上年度的每英畝51.2英斗提高至51.6英斗,小麥產量則預估將年減5,000萬英斗至19.2億英斗(5,228萬噸),因預期種植面積將較上年度的4,610萬英畝減少至4,540萬英畝,收成面積將較上年度的3,850萬英畝減少至3,720萬英畝的影響。
美國農業部月報表示,2025/26年度美國小麥展望預計供應增加、國內使用小幅上升、出口減少,以及庫存上升。供應預計比2024/25年度增加2%,因為期初庫存較高,足以彌補生產下降的影響。
根據2025年NASS(美國農業統計局)基於調查的首次冬小麥產量預測為13.82億英斗,比2024年增加2%,其中硬紅冬小麥和白小麥佔據大部分增幅。2025/26年度國內總使用量預計略有增加,主要是食品用量,預估達到創紀錄的9.77億英斗。出口預計下降至8億英斗,因為預計美國在2025/26年度將面臨來自多數主要出口國的強烈競爭。報告預估2025/26年度美國小麥期末庫存將年增10%至9.23億英斗,創下6年新高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moneydj.com/kmdj/news/newsviewer.aspx?a=1d732aca-76f9-46fc-a801-ea7506841501&c=MB010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