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成長、高通膨一起來!中國解封即將擾亂全球經濟

中國1月8日開放國境,正式放棄清零的最後一環,必然將帶來商業、知識、文化交流的復興,造成重大影響。

這些影響大多是良性的,但一開始會先令人恐懼。

中國病毒肆虐,每天有數千萬人確診,醫院塞爆。《經濟學人》模型預測,如果病毒不受控地持續傳播,未來幾個月,中國將有約150萬人死亡。

中國經濟第一季可能萎縮,但經濟活動最終必然會大幅反彈,商品及服務需求也會回升。全球觀光業、企業與央行都會感受到劇烈衝擊。中國解封將是2023年最重大的經濟事件。

像中國如此巨大的經濟體,出現急遽的反彈本身,就足以支撐全球經濟成長好一段時間。

中國不再與世隔絕,對仰賴中國消費的地區是一大福音。香港GDP可望因此成長8%。原物料出口國也受惠。中國進口全球5分之1石油及過半的精煉銅、鎳與鋅,超過5分之3的鐵礦。


以石油市場為例,歐美因經濟成長放緩,原油需求將減少。但中國需求崛起的程度將超過歐美需求的減幅。高盛銀行預估,中國高速成長可能將布蘭特原油推上每桶100美元,較當前價格增加4分之1。能源成本上升又將成為消弭通膨時的另一項障礙。

對歐洲而言,中國解封是另一個擔心下半年天然氣供給的原因。清零政策壓抑了中國天然氣需求,才讓歐洲可以用相對便宜的價格填滿儲氣槽。中國強勁復甦,意味著歐洲進口液化天然氣時,得面對更激烈的競爭。

至於中國,疫情後的常態將不同於疫情前的局勢。投資人見識到中國政府強硬執行清零政策,又毫無準備地突然開放,會拉高中國投資風險預期。將事業移往中國以外地區的企業大幅增加。


運氣好的話,中國重新開放最終會取得成功。但在疫情期間,中國共產黨煽動的偏執與排外情緒不會消失。新中國到底會有多開放,還有待觀察。
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243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