覺得退休還離你還很遠?數據顯示,每晚10年開始準備,每個月要存下來的準備金便要高出一倍,且每戶家庭最好要準備1,800萬才能安心退休。
你希望在幾歲退休呢?你知道要存夠多少錢才能夠安心退休嗎?根據1111人力銀行去年的最新調查,有37%上班族認為,除了要有房產之外,戶頭最少還要有1,060萬新台幣,才能安享晚年生活,並且認為每月至少要花費42,634才能支應生活所需。
究竟如何計算我們需要多少退休金?退休後每個月又要支出多少錢?謝佩吟表示,有以下3種退休試算方式可以參考:
一、記帳法
所謂的記帳法,就是把每個月的食衣住行育樂再加上特定季節的花費,例如5月的報稅季、過年的採買紅包等特殊花費全部計算在內,算出詳細的每月花費。
二、4%法則
4%法則最早由美國退休理財專家班根(William Bengen)在1994年提出,並於FIRE運動(Financial Independence, Retire Early,財務獨立、提早退休)興起時成為財務自由的計算方式。原理是透過投資規劃達到目標金額後,每年都從這筆資金中抽出4%來使用,大概可以用30年,剛好能支應退休生活時長。
三、市調法
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、退休人數愈來愈多,坊間及政府機構也都會針對退休花費進行調查。例如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所做的最新民調,50~64歲的熟齡族認為退休後的每月花費約為4,3594元。
遵循100法則 謹記準備退休金的「3不3要」
謝佩吟強調,每個年齡點要進行的投資規劃與風險屬性都有所不同,她建議可以遵循「100法則」決定投資佔比,也就是以100減去年齡,得出來的數字就是可以進行較高風險商品的投資比例,「例如30歲,100-30=70,就可以把70%的退休準備金拿來做股票型投資。」
最後,謝佩吟也歸結出了「3不3要」作為準備退休金的提醒。
3不:
- 不要依賴政府退休金,因為你不知道勞保的財政支出結構會不會有所改變。
- 不要低估退休生活所需,因為退休後的醫療費用,是45到64歲的2、3倍。
- 不要太保守,投資工具每多1%報酬,每個月要準備的金額就能少將近1成。
3要:
- 退休準備金一定要專款專用,不要因其它計畫挪用而打破重來。
- 一定要做好醫療防護網,做好醫療費用轉嫁的準備。
- 一定要長期投資,不要因為任何突發的重大事件而中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