儲蓄不多沒關係!財務規劃師:中年做好5準備,你也能有舒心人生

想要享受快樂的第二人生,需要的不只是金錢,「心理寬裕」也很重要。日本財務規劃師八柄純子指出,大人除了金錢以外,還要為健康、外表、交友等預先準備;財務規劃師鈴木彌生則提醒大人,想要避免退休後成為收入少、儲蓄不夠、人際關係孤立的「下流老人」,現在就該開始做的5件事。

根據估算,在日本要過上寬裕的老後生活,平均每月需要35萬日圓(約新台幣7.9萬元台幣)生活費。或許有些大人看到這個數字後,不免心生氣餒。對此,財務規劃師八柄純子有以下5個建議。

1. 維持健康不一定要花錢,走路就能練肌力

八柄純子認為想擁有快樂的第二人生,首先要有健康。身體不好的話,就有再多錢,也難以享受外出的樂趣。從日常就注意飲食,同時要保持體力,還要維持適當的體重,才能預防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等代謝症候群,也會減少對膝蓋的負擔。

日本跳台滑雪傳奇運動員葛西紀明曾在著作中提到,人過40歲之後,鍛鍊下半身很重要。八柄純子指出,一般人每天多走一個車站的距離,就能有效提升腿部肌力;另外,每週做一次20分鐘的伸展操或深蹲也很好,維持身體良好狀況,不一定得花錢。

2. 有意識地維持體態和外表,將讓你脫穎而出

年紀變大後,有時不經意看見商店櫥窗映照出自己變老的樣子,難免會失望。八柄純子提醒大人,不管年紀如何,都要保持好心情;不分男女,都該注意自己的外表;二度就業時,在同年齡層的應徵者中,往往是給人好印象的人脫穎而出。

八柄純子以自身經驗和大人分享,如何給人留下好印象:保持良好姿勢、嘴角上揚、眼睛睜開──不是指把眼睛睜大,而是要意識到眼眶,這樣看起來比較有精神。此外,頭髮乾淨、穿著合身並整燙過的衣服,也能給人好印象。

3. 主動出擊,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

過了40歲之後,往往是透過朋友或之前累積的人脈介紹,會比在求職網站上,更容易找到待遇不錯、上班時間彈性且能活用自己擅長技能的工作。

因此,不妨把自己找工作的條件告訴身邊的人,一旦有適當的工作出現時,就有機會能透過介紹得到工作。

4. 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見聞,結交興趣相同的好友

年輕時享受單身,但隨著年紀增加,單身獨居的大人難免會感到孤單。這時候就需要好朋友的支持。不過,在與他人建立友情的同時,也要培養一個人不孤單、怡然過生活的強大心理素質。

擁有興趣讓人活得更起勁,充滿朝氣,看起來更年輕。如果沒有多餘的錢學習新事物,可以上圖書館借書、充實知識。到住家附近散步,如果對花草植物或地方歷史有涉獵的話,散步過程將更有趣,也可將這些見聞在社交媒體發表。

八柄純子建議大人多使用部落格或社交媒體。即使過著物欲簡單的生活,如果在部落格或社交媒體分享節約之道,這些經驗很容易引起大人的共鳴、帶動話題,進而幫助自己用正向的態度跨過生活的挑戰。

5. 擔任志工奉獻心力,同時預先學習自我照顧之道

如果從事讓他人開心的工作是很有意義的事。不妨考慮到養老機構當志工,一方面奉獻自己的心力,另一方面也能預先學習照護的知識。


最後,八柄純子提醒大人,如果怕老後的生活費不夠,與其自顧自地擔心,不如做出行動,找理財顧問諮詢,幫助自己重新審視財務現況和未來規劃,避免讓自己活在金錢匱乏的不安全感當中。

50歲前做好5準備,避免不小心提前花掉退休金

另一方面,財務規劃師鈴木彌生也提醒大人,如果預期自己退休後主要會靠退休金度日,沒有其他現金流挹注的話,那麼50歲前就應該預先做好5項準備,以免不小心把退休金提前花掉,包括:

  1. 確認接下來包括退休金在內,還有多少收入。
  2. 確認何時繳完房貸?到了60歲是否還有負債?鈴木彌生提醒大人,如果預計自己到60歲時還有500萬日圓(約新台幣113萬元台幣)以上負債,那麼從現在就得開始增加儲蓄、減少生活支出。
  3. 重新審視不符合現況的保險,確認保費和保障內容,停掉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保單。
  4. 列出60歲以後的特別支出,並把未來可能發生的長期照護費用先準備好。
  5. 先想好對孩子或孫子,是否要在金錢上提供援助。
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31556